第五届全国现代生物物理方法与技术暨单分子生物学研讨会在长春召开—多学科碰撞,共探生物物理前沿
2025年3月27日至31日,“第五届全国现代生物物理方法与技术暨单分子生物学研讨会”在长春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现代生物物理方法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单分子生物学分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办,来自全国5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近300位代表参会。
开幕式现场
大会开幕式由执行主席长春应化所研究员王宏达主持。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谢晓亮院士,组织委员会主任李明研究员,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教授及长春应化所所长刘俊研究员分别致辞。长春应化所汪尔康院士、董绍俊院士、杨秀荣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院士参加会议。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员王宏达主持开幕式
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谢晓亮院士代表单分子生物学分会开幕式致辞
大会组织委员会主任李明研究员代表现代生物物理技术与方法委员会开幕式致辞
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王宏伟教授代表生物物理学会开幕式致辞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所长刘俊研究员代表长春应化所开幕式致辞
会议围绕生物物理技术和单分子生物学,精心打造了多元交流平台。设有研究生报告专场、前沿论坛、大会报告及多个主题分会。期间,91个邀请报告、14 个口头报告、21个研究生报告有序展开,展示30份墙报,收录130余篇论文摘要。
北京大学谢晓亮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创新卓越中心蒲慕明院士、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Science》资深编辑江涤博士分别作大会主旨报告。前沿论坛聚焦生物物理领域突破性进展,与会专家学者展开跨界研讨。主题分会系统呈现我国在单分子力学、动态成像、冷冻电镜原位解析、纳米孔传感、AI辅助理论等多个前沿领域的突破。会议特设研究生报告专场,20余项创新研究成果展现科研新生力量,为青年学者搭建成长平台。
谢晓亮院士(左上)、蒲慕明院士(右上)、李景虹院士(左下)、江涤博士(右下)先后作大会报告
本次会议以“技术-机制-应用”三维联动模式,成功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助力与会专家学者全景式把握生物物理交叉领域发展脉络与创新突破。
(供稿: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撰稿:潘延刚、徐海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