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长春应化所汪尔康先进事迹

时间:2018-10-25

  1952年,一位江南学子从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后分配来到东北,为祖国的分析化学事业奋斗至今,默默耕耘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甲子有余,他就是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尔康。 

  1955年,汪尔康由于工作出色被选派赴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留学。在捷克斯洛伐克求学期间,他把分分秒秒都用在学习研究上,仅用了三年时间,便取得常人四至五年才能取得的副博士(哲学博士)学位。学成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海洛夫斯基教授极力挽留这个来自遥远中国的青年,赞赏其钻研精神和优秀业绩,汪尔康婉拒了导师的再三挽留毅然坚持回国。“科研工作者的价值,在于用累累硕果报效国家和人民。”汪尔康经常说道。回国后,汪尔康利用一切机会,了解和把握国内外分析化学的发展态势,以国家需求和科学发展前沿来定位自己的创新目标,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挚爱的科研事业中。 

  1966年,汪尔康为了追求思想进步,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不是为争取入党而入党,也不能为作为党员光荣而要求入党,主要是在于对共产主义的高度信念和无限忠诚,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共产主义事业”。此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开始,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汪尔康才被组织批准入党。自从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汪尔康就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以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汪尔康最喜欢一句话:“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这些年来,汪尔康对于研究事业“钻”得很深,率领团队先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脉冲极谱仪、“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仪”等仪器,并发展出离子交换极谱、极谱自动分析器等装置和方法,技术实力走在国际前沿。 

  1991年,汪尔康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此时已是著作等身,83岁高龄的汪尔康并未“躺在功劳簿上睡觉”。“办公室——图书馆——家,只要汪老师在所里,就沿着这条轨迹不停地运转。”这是汪尔康在长春应化所同事们的共识,也是汪尔康六十多年工作的写照。白天辛勤工作一天,下班回家简单地吃顿饭,再返回办公室工作到夜晚,这一规律甚至在节假日也不例外。“国家的需求在发展,我的研究也不能停下。”汪尔康说。醉心研究的汪尔康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得的科技荣誉,使他在分析化学领域内颇具声望。当国内外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许以优厚待遇,聘请他去工作时,他却不为所动,他说:“振兴中华是我最高的理想和追求。” 

  在汪尔康的治学、科研道路上,国家需求永远是他的第一选择。汪尔康十分重视科学论文的撰写和发表。他认为,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是同行评价和学术交流的重要体现方式,发表高等级论文是检验基础科学研究学术价值的重要方面。迄今为止,他发表论文900多篇,总引25000多次,h指数 80。这在国际学术界是罕见的高引用率。发表论文并不是他科研的目的,只要国家需要,他可以付出一切。上世纪60年代初,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汪尔康接到新的任务,需要加入原子能的攻关项目,这意味着必须放下多年所学和已有的基础,从事新的领域。汪尔康毫不犹豫,欣然接受并全力投入。他用了很长时间,做了大量研究,可因工作性质决定,未发表过一篇论文。但汪尔康觉得非常满足,“一个人有多大价值,要看他为国家、为社会作了多少贡献”。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和吉林省首届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奖等省部级奖10项,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内瓦)创新发明奖和伊朗第十届霍拉子米科学优秀奖也收入囊中。 

    作为一位共产党员,汪尔康时时刻刻践行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在长春应化所古朴肃静的大院内,人们常常会看到两位并肩而行的老人。汪尔康和夫人董绍俊,这对相儒以沫60多年的“院士伉俪”,在事业上都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他们的生活却可以用“极简”来形容。 

    汪尔康不仅是分析化学领域内的领头者,也是优秀的科研组织管理者,更是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优秀导师。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50多名,其中3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培养的15名博士后中就有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后。为了培养出更多符合国家需求的人才,汪尔康特别重视年轻人的成长,他坚持定期召开研究组会议,指导学生修改论文,创造条件让学生出国进修。每当有学生出国深造,他都叮嘱“你们是代表祖国去的,要努力多出成果,要有创新精神”。如今,他培养出的研究生已经在国际学界崭露头角,成为电分析化学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 

  2011年,汪尔康获得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时隔五年,汪尔康再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就在笔者联系约稿材料的时候,汪尔康还告诉要低调,自己与优秀的共产党党员还有一些差距,将以实际行动和科研成果来为优秀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增添光彩。 

  这就是一位默默耕耘在科研一线的八旬老人--优秀共产党员汪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