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学习教育

吴学周先生科研报国廉洁自律故事

时间:2024-06-24

一、夙兴夜寐,坚持科研

科学大会以后,吴学周感到事业上真正迎来了春天,对他个人来说,这也许还是来得晚了一些;他一再对儿女、秘书、朋友、研究生说:“加快科研步伐,就是延长生命。”他正视现实,知道自己已处在生命撤退的途程上,朝朝暮暮急于把自己最后几缕科学之丝奉献出来。遂不舍昼夜,抱病三年,恨不能把失去的10年光阴在一夜之间捡回来。

他只有视力不到0.1的一只眼睛了,在眼睛几乎贴近纸面的情况下,夜以继日地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了解当代国外科技发展的新情况,特别倾力研究了国内外激光拉曼光谱的发展情况,写下了数万字的札记、心得,撰写了综述文章,对开展分子光谱研究起了很大指导作用。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他对应化所革故鼎新、重新飞跃作了很多设想,提出种种意见,建议开展同位素分离、激光材料、激光拉曼光谱、激光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由于过度疲劳,眼睛常被熬出泪水,只觉得视力模糊,四肢麻木,就滴几滴眼药水,站起来走走,然后继续工作。

二、“不给组织添麻烦”

6月份以来,从长春到北戴河再到北京,吴学周一天也没休息。况且,9月的北京,气候并不怎么温暖,对他的气喘病极为不利,他能坚持下去吗?刘秘书有点担心了。显然,人代会未开完,他就病倒了,住进中日友谊医院。六弟吴望周劝他不要再拼命了,建议他赶快退休,把户口迁往北京,向中国科学院要房子,留住环境化学研究所。可吴学周却说自己得到组织的照顾已经不少,给组织造成的麻烦也已经够多了,要迁往北京,岂不是伸手向组织要照顾?岂不是又给组织添麻烦?“不行。不能打这种主意,况且,在长春创业十几二十年,也舍不得离开啊!”不给组织添麻烦,也不麻烦别人,这可以说是吴学周恪守的一个生活信条。

在中日友谊医院,医护人员每次诊视护理之后,吴学周总是歉疚地说:“麻烦了,谢谢!”9月20日,他79岁。去年、前年,应化所都曾准备组织一个祝寿活动,都被他谢绝了,“多麻烦呀!为我个人花时间花钱财,没有必要”。这一次在医院过生日,女儿们想:从来没给他老人家搞过生日庆祝,这回机会难得,打算好好庆祝一下,让他愉快地享受一下天伦之乐,早日康复出院。然而,吴学周却说:“别麻烦了,你们自己都有许多工作要做。”最后,作为妥协,他准许女儿买了个蛋糕到病房里,一家三代默默地吃着,没有高声谈笑。吴学周生怕吵扰了别的病人和医护人员。

三、“丧事从简,把治丧费用省下来用之于科研”

1980年,正当他春风得意、老树怒发的时候,最心爱的小儿子吴景松患脑癌逝世,才40岁出头。英年早逝,最是人间伤心事,何况,40多年来,吴学周的大女儿、二女儿、老伴都先他而去,小儿媳在此之前3年罹车祸丧生。丧失亲人的打击,一次又一次,够沉重的了,现在,再次遭到丧子的不幸,老人能承受得了吗?他出奇地平静,让女儿雅南带了他写给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一封信去北京,感谢他们在吴景松患病期间所给予的关怀和照顾,要求“丧事从简,把治丧费用省下来用之于科研”。

在大多数常人难以摆脱的悲苦哀愁中,吴学周却是这样旷达,他首先想到的还是国家,还是科研。这封信成了一份催人泪下的生动教材,在高能物理所引起了很大震动。而对吴学周来说,高能物理所把他的信用大字报形式抄出来,并且加上了按语,号召全所学习一位老科学家的高尚品德,这就多少有点出乎他的意料。因为,他写信的初衷却是为了景松,他们已麻烦了不少,如果丧事上再费神大操办,就又增加了麻烦,这会使他吴学周心里更加不安。雅南临走的时候,他还再三重申这个意思,千叮咛万嘱咐“少让人家麻烦”。

四、家风清廉,不搞特殊化

吴老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从不搞特殊化。1982年,年龄小、身体弱的外孙女席雁上了一所离家远的中学。九三学社的同志将此情况反映给省委领导,有关同志决定将孩子调换到一所离家较近的中学。吴学周同志知道此事后,严肃地批评了女儿,并说:“只要我活着,不管你们哪一个,谁也不准用我的名义搞特殊照顾。”并请省里同志停止办理。他经常教育子女做自食其力的人,做老老实实的人。但对别人非常宽宏大度,别人有困难他都解囊相助,公共事业主动捐助。

五、心怀党恩,病床入党

吴学周1951年在上海加入九三学社。1953年在中共长春市委关怀支持下,成立了九三学社应化小组。1954年6月20日,他又组建了九三学社长春分社,一直担任主任委员。工作中他坚决贯彻党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在民主党派中享有很高的声望。1983年9月2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共吉林省委批准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此时他正在住院。当吉林省委组织部部长到医院看望并正式通知他时,他非常激动,立即叫女儿回所把党费交给党支部,用行动表达了他的组织观念。当他得知他所在的党小组要开组织生活会时,他坚定地表示:“我虽然年龄大,但我是新党员,我身体还可以,一定参加生活会”。同志们为他坚定的党的观念而感动,决定把党小组会迁到医院召开。吴学周同志听到消息,十分激动,做了认真的准备。当支书和党小组6名党员同志来到医院时,吴学周同志表示了歉意,并激动地说:“我一定把党交给我的工作做好,为共产主义贡献一切。”1983年10月31日,我国物理化学家吴学周——这颗科坛巨星陨落了,其子女根据父亲的生前教诲,将父亲生前节俭的1万元存款献给了党。中共吉林省委决定将这笔钱交给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作为新设立的吴学周科学技术奖励基金,以纪念这位科学界的老前辈。

(来源:吴学周传 编辑:赵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