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思院士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
4月30日,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吉林省总工会公布了2020年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名单,我所陈学思院士荣获此项殊荣,全所职工为之振奋!
陈学思院士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提出了“分子内多核协同”催化、“无机纳米粒子表面羟基直接引发手性单体开环聚合”、聚氨基酸材料“仿生多级结构构建”等创新思想。利用上述研究思想,设计合成了高纯度的聚乳酸和聚氨基酸两大类可降解材料;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系列化学与工程难题,促进了我国聚乳酸绿色材料和医用可吸收高分子材料及器件产业化快速发展。发明了多活性中心席夫碱-铝及苯甲酸亚锡等催化体系,解决了乳酸低聚、裂解制备聚乳酸单体丙交酯及其聚合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2004年8月,长春应化所、海正集团、台州国资共同出资成立了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正生物材料)。2008年,海正生物材料5000吨/年的聚乳酸树脂工业示范线竣工,并实现了批量连续生产,所得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全面达到或部分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聚乳酸产业化规模达5000吨以上的国家,产品质量已跻身世界前列。陈学思团队在聚乳酸领域历经20年的艰苦攻关,在海正生物材料实现了国内首家万吨级聚乳酸稳定生产,累计产值超过10亿元。经中国石化工业联合会鉴定,万吨级产业化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19年陈学思主持“资源生态合成高分子材料”国家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开展接续研究。
2007年陈学思瞄准医用生物高分子材料和体内可吸收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产业化市场应用价值,成立了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并以该公司为载体实现了陈学思团队科研成果的产学研结合紧密结合。近年来,生物可降解医用高分子材料作为用于诊断、治疗和器官再生的材料,由于不需要二次手术,减轻病人痛苦,简化手术程序,提高治疗效果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控制释放载体、手术缝合线、骨固定和修复器件以及组织工程支架等领域。陈学思带领长春圣博玛致力于自增强可吸收骨钉(板)等骨内固定器件、骨修复材料、人工皮肤、药物缓释载体材料的开发与生产。在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接枝聚L-乳酸,解决了纳米材料在聚乳酸中的分散难题,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陈学思团队的长期的技术支持下,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建成了国内唯一符合GMP标准的多品种、规模化医用级聚乳酸类材料生产线,产能达10吨/年。开发的聚乳酸可吸收接骨螺钉和接骨板,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2项,可吸收界面螺钉和聚乳酸面部填充剂已进入国家产品注册审批阶段,2019年产值1.5亿,2019年企业估值7.2亿元。
陈学思团队构建了系列聚L-氨基酸基因/药物载体,解决了基因转染效率与生物相容性相互制约的难题,提高了药物肿瘤靶向性,实现了高效体内传输,显著抑制了动物肿瘤生长。主持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抗肿瘤药物高分子纳米载体的功能性和协同作用”,结题获评“特优”。鉴于其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卓越贡献,被评为“2019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全所广大职工要以陈学思院士为榜样,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实干姿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砥砺前行,不断推进我所创新跨越、持续发展,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奋力谱写壮丽的应化新篇章!
(蒋茂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