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波、徐维林、李春霞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名单近日公布,长春应化所张新波研究员、徐维林研究员和李春霞副研究员获资助。资助年限从2015年至2017年,资助金额每项100万。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12年度首次设立的专项基金,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加强对创新型青年人才的培养,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
张新波,男,1978年出生,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9年7月于长春科技大学(现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7月于长春应化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无机能源材料的研究。系统研究了多种过渡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物、多孔石墨烯、三维有序大孔氟化铁等电极材料的生长机制和电化学性能,获得了系列新型高性能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深入研究了空气电极和电解液对锂-空气电池性能的影响,成功构筑了孔道结构合理、导电性好的高性能一体化空气电极。研究成果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Chem. Soc. Rev.等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0余篇,被他人正面引用3100余次,论文引用H因子为36。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1项已授权),日本专利2项;在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20余次。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一汽集团电池技术开发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
徐维林,男,1978年出生,2001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2006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中科院优秀院长奖学金。2012年1月起被聘为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能源过程和能源材料相关的单分子单纳米粒子催化研究。首创了异(多)相催化的单分子单纳米粒子催化的研究方法,突破了常规催化研究方法的局限,首次成功发现了一系列常规催化方法无法获得的全新的纳米催化特性或现象。发表后很快被国际上多家别的研究组成功地用于不同的多相催化体系。对此项工作,美国NSF主页上这样评价:“这项研究开启了一扇通往更深入的理解催化剂工作时状态变化的科学之门”。已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包括Nat. Mater.,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Nano Lett., Adv. Mater., ACS Nano等国际学术期刊,文章SCI他引800余次。
李春霞,女,1977年出生,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2002年本科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于长春应化所获博士学位,获中科院朱李月华奖学金。主要围绕稀土功能材料为核心主题,在稀土发光材料的合成、表面修饰及应用三个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发展了一种整体方法制备多种均匀的稀土纳微米材料,实现了单一波长激发下发光颜色的精细调控;开发出水热两相等技术“一步”合成水溶性的稀土发光纳米粒子,解决了疏水性稀土发光材料难以直接应用于生物领域的问题;设计合成了稀土上转换/介孔SiO2多功能复合材料,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双重药物载体,为实现恶性肿瘤的诊疗“一体化”提供了新思路。 2007年至今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43篇,包括Chem. Soc. Rev.、ACS Nano、Adv. Funct. Mater.、Chem. Mater.、Small、J. Mater. Chem. (包括Feature Article)等国际学术期刊。工作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反响,第一/通讯作者论文共被他人引用1838次,8篇文章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他引超过100次的5篇 (其中超过200次的2篇),单篇第一作者论文最高他引281次。2014年入选汤森路透编撰的全球材料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录(全球材料领域共有147人入选);获得2014年“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二);2011年“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2009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四)。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