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应化所青年创新促进小组举行学术研讨会
9月6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青年创新促进小组举行学术研讨会,特邀所长助理杨小牛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逯乐慧研究员、稀土及钍清洁分离工程技术中心廖伍平研究员、生态环境高分子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季生象研究员、陶友华研究员、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谢志刚研究员、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潘道成研究员、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卫研究员作为嘉宾参与座谈,并对会员进行工作指导。另外,青年创新促进小组通过本次学术研讨聚集了所内各实验室共计16位优秀的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作为青年创新促进小组的青年骨干,参与今后青年创新促进小组的活动,以宣传青年创新促进会的宗旨、扩大青年创新促进会的影响。
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黄海瑛博士主持了本次研讨会。所长助理杨小牛研究员应邀进行会前讲话,杨小牛研究员期望所有的促进会会员与青年骨干能够刻苦务实、努力拼搏,在基础研究领域不断取得原创型成果、引领国际前沿,在应用领域掌握关键技术、解决国计民生的重大需求、为民族工业与国家富强做贡献。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逯乐慧研究员应邀进行学术交流总结,逯乐慧研究员充分肯定了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作用与意义,认为类似的学术交流能够很好地带动应化所青年科技工作人员的学术研讨热情、能够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与交叉,并期望所有的会员与青年骨干能够通过不断交流取得更好的成果。所青年创新促进小组组长王家海副研究员做工作总结,汇报了青年创新促进小组一年来的工作内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长春分会的成立过程与活动安排。
促进会会员陈江山博士作了题为“溶液加工小分子OLED”的学术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OLED的研究背景,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在可溶液加工有机小分子光电材料及器件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溶液加工小分子OLED的产业化前景进行了展望。促进会会员许元红博士作了题为“电化学发光新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的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电化学发光技术的定义及优势,探究其与微流控芯片技术联用的兼容性及研究意义,结合新材料新技术,建立一些新的电化学发光技术,并应用于生化分析的研究。促进会会员毕研峰博士做了题为“杯芳烃修饰的金属核簇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杯芳烃的结构特征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采用自组装和设计二级构造单元的方法,得到了系列基于杯芳烃的金属核簇化合物,并利用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热重、磁性测试、荧光光谱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促进会会员周亮博士做了题为“高性能OLEDs的设计、制备及优化”的学术报告,首先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工作机理的研究,然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高性能OLEDs的研发设计,获得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红、绿、蓝、白色基元器件及相应发光面板。会上,促进会会员及青年骨干就关键学术问题展开积极互动,几位研究员也参与热烈讨论并给出指导帮助。
自2011年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成立以来,长春应化所各级领导一直关心关注我所会员的成长与活动。在各部门领导的帮助下,在全体会员与青年骨干的积极参与下,所青年创新促进小组本次学术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经全体会员的一致建议和要求,所青年创新促进小组特邀所长助理杨小牛研究员作为长春应化所青年创新促进小组名誉组长,并在今后的学术活动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周 亮)
所长助理杨小牛研究员发表讲话
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逯乐慧研究员进行学术交流总结
所青年创新促进小组组长王家海副研究员做年度工作汇报
杨小牛研究员、逯乐慧研究员与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