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3位研究员荣获中科院长春分院青年先锋奖
为营造长春分院系统青年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科技报国的文化氛围,通过颁奖的形式宣传典型,引导广大青年和团员树立自身独立创新的意识,深入思考自身发展和单位中心工作及实现“创新2020”的结合方式,为形成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围奠定基础,5月8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青年先锋颁奖典礼隆重举行。10位先锋人物(个人/集体)获得表彰,我所廖伍平、孙忠明和刘俊3位研究员名列其中。
廖伍平研究员获奖
廖伍平,男,1975年出生,中科院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双博士,现任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稀土及钍清洁分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国稀土学会理事、中科院放射化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稀有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委员等。1996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2002年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5年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无机化学所从事博士后研究,被授予亚琛工业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12月招聘到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稀土资源清洁分离、钍的高纯化和杯芳烃核簇化合物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科研成果。迄今已在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Chem. Commun.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论文55篇,IF>3论文23篇,申请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发明专利多项。2011年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孙忠明研究员获奖
孙忠明,男,1979年生于山东,2001年7月获武汉大学学士学位,2006年7月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博士毕业赴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北达科他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科学研究,2010年9月起任长春应化所稀土配位化学/材料化学课题组组长、博士生导师。研究生及博士后期间主要从事高温无机固体化学、功能配合物、Zintl团簇、金属有机催化及其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目前课题组主要研究领域是稀土配位化学、功能材料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A European J., Organic Letters, Chem.Comm等杂志上发表论文40多篇,论文被引用840多次,个人h-index 17。
刘俊研究员获奖
刘俊,男,1980年11月出生,研究员。2007年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3月至2013年1月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分别做洪堡学者、博士后、研究助理,2013年3月正式加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分子发光材料与器件、高分子光伏材料与器件、含石墨烯的高分子太阳能电池。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11篇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上,被引用超过700次,文章发表后,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强烈的反响,3次被选为国际顶尖期刊封面,9次被Nature、Nature China、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dv. Funct. Mater.等国际权威学术杂志予以专题评述。已获授权中国专利7项,美国专利1项。曾获中国科学院50篇优秀博士论文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颁奖典礼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