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长春应化所4位研究员获首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时间:2013-01-25

2012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名单近日公布,长春应化所4位研究员申请的项目名列其中。分别是由天艳研究员的“功能化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孙昭艳研究员的“复杂聚合物体系结构转变与调控的多尺度模拟”项目,廖伍平研究员的“稀土及钍资源分离”项目和田华雨研究员的“高分子基因载体”项目。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12年首度设立的专项基金,主要支持具备5至10年科研经历且取得一定科研成就的青年科技人员,让他们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促进创新型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

 由天艳研究员

由天艳,女,1972 年5月生,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9 年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3年,在日本NTT公司微系统研究所、香港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引进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曾任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现为中国化学会会员、美国化学会会员,山东省农业生物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聊城大学兼职教授。多年来以电化学为基础,在新型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生物传感、高效分离技术联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获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科研成果。已发表包括Adv. Funct. Mater., Anal. Chem.在内的SCI 论文70余篇,他引1500余次。主持完成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专项和基金委面上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4 项,授权10项。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002)和吉林省杰出青年科学研究计划(2007)。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1999)、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04)、吉林省科学进步一等奖(2005,排名第四)、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9,排名第五)。

孙昭艳研究员

孙昭艳,1974 年4 月生,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复杂聚合物体系结构转变与调控的多尺度计算机模拟研究,包括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及动力学行为,嵌段共聚物的介观聚集态结构及转变规律,以及聚合物胶体颗粒的堆积及结构调控。近年来,发展了微观尺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和介观尺度的以自洽场理论为基础的计算机模拟方法,提出了联系亚宏观尺度格子波尔兹曼方法与介观自洽场理论方法的多尺度研究方案;利用上述计算机模拟方法,从不同尺度探索了聚合物的结构演化及结构转变,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聚合物材料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Macromolecules,Soft Matter, J. Chem. Phys., J. Phys. Chem. B 等SCI 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41篇,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6次,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5次。2005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07年获吉林省杰出青年科学研究计划资助。

廖伍平研究员

廖伍平,男,1975 年10月出生,中科院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双博士,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及钍清洁分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2002 年8 月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获中科院宝洁优秀博士生奖学金。2005 年9 月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无机化学所进行博士后研究期间,由于工作较突出被授予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博士学位。2005 年12 月应聘回长春应化所任研究员。回国以来,先后承担了重大科学问题导向973 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先进核裂变能的燃料增殖与嬗变”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中科院“未来先进核裂变能-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和面上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并担任中国稀土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放射化学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迄今,已发表论文70余 篇,包括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Chem. Commun.、Inorg. Chem.、Talanta、Solvent Extr. Ion Exch.等杂志论文,并于2011 年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2012年获吉林省直机关青年五四奖章。

田华雨研究员

田华雨,男,1977 年出生,博士,研究员。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生物医用高分子课题组工作。曾在韩国KAIST、日本九州大学做客座研究,在美国犹他大学做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高分子基因载体的制备和应用研究。开发了类细胞膜结构的基因载体、骨架可降解的基因载体、具有诊断治疗功能的基因载体、基因载体的靶向遮蔽体系,进行了高分子基因载体的抗肿瘤治疗研究。在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Small、Biomaterials 和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9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人发表的论文中,5 篇SCI 影响因子大于7。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单篇最高引用123 次。发表在Biomaterials, 2007, 28:2899-2907的论文被Elsevier 出版社评为2006-2010 年中国大陆作者发表在Biomaterials 上被引用次数最高的前50 篇论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中国发明专利8 项,2 项已获权。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多项。2007年和2011 年两次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均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