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无机化学系列讲座(线上)
报告题目:无机复合功能固体的化学合成与能源应用
报告人:黄科科 教授
单位: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报告人简介:黄科科,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2007年在吉林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现任吉林省化学会常务理事兼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卓越人才团队领军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无机固体化学,近年来发展了内源重构与外源生长的化学合成方法来构筑功能复合固体,揭示了复合固体电子态(电荷、晶格、轨道和自旋)的调控机制,实现了复合固体的功能优化。近五年来以通讯作者或者第一作者,在相关领域发表Adv.Mater.,Angew. Chem. Int. Ed., ACS Catal.及Matter等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1项,面上项目2项,吉林省科技厅项目2项。目前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编委、 Materials Today Sustainability 编委。
报告题目:金属氧簇基光功能材料
报告人:张磊 研究员
单位:中科院福建物构所
报告人简介:张磊,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出生于山东,2004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2009年获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金属氧簇材料合成与光学应用,已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包括 J. Am. Chem. Soc. (5), Angew. Chem. Int. Ed. (6), Adv. Mater., ACS Nano., CCS Chem. (2), Sci. China Chem. (2)等。主持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曾入选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2004),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毕业生(2009),德国洪堡学者(2012),福建省青年拔尖创新人才(2018),中国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钛”元素代言人(2019)等。
报告摘要:以氧化钛(TiO2)和氧化锡(SnO2)为代表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是非常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特别是在光电催化、太阳能电池、透明导电、非线性光学、微纳光刻等光学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应用。金属氧簇作为其团簇状态,具有原子精确的结构和化学可调的性能,对理解氧化物材料生长过程中的聚集态形式,以及构建其性能与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规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报告人将介绍其近年来在金属氧簇材料合成与光学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基于配位延迟水解合成策略的新型金属氧簇构筑,通过结构调控优化金属氧簇的光响应性能,以及金属氧簇在光刻领域的应用拓展等。
报告题目:炭质多孔材料应用于低浓度碳捕集及耦合催化转化
报告人:郝广平 教授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报告人简介:郝广平,男,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2013年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2013-2018年先后获德国洪堡基金会、欧盟“地平线计划2020”资助在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无机化学系、曼彻斯特大学国家石墨烯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化工分离材料与过程,研究方向为多孔材料、工业气体分离、碳捕集与转化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引进人才项目、中石化等企业委托项目等。在Nat.Nanotechnol.、JACS、化工学报等同行评审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被引4000余次。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等;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辽宁省兴辽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玛丽居里学者、洪堡学者等。
报告摘要:在国家双碳战略下,二氧化碳高效捕集及转化利用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近年来先进多孔材料精细调控屡有突破,二氧化碳吸附分离引起更广泛重视。低浓度碳捕集对于匹配的孔结构有更高要求,也是未来发展方向。报告人围绕该方向,利用多孔炭材料孔隙丰富,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做了长期积累。本次汇报分享以下两部分内容:(1)炭质吸附材料及孔结构调控应用于低浓度二氧化碳分离;(2)碳基催化材料应用于二氧化碳耦合催化转化。
报告时间:2022年3月21日(星期一)上午8:30-11:3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线上会议室 会议号:817 274 677
欢 迎 参 加
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