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生态环境材料论坛系列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骨代谢调控及骨再生材料开发
报 告 人:潘浩波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报告时间:2021年5月17日(周一)下午14:30
报告地点:长春应化所 生态楼501室
报告人简介:潘浩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人体组织与器官退行性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海洋生物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深圳市海洋生物医用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香港大学荣誉教授。兼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海洋生物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生物陶瓷分会和生物复合材料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促会理事,骨科生物材料学部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转化医学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会转化医学小组副组长等。在Adv Mater、ACS Nano、Adv Funct Mater、Adv Sci、Biomater、Bioactive Mater、ACS App Mater Interface、Acta Biomater等杂志发表论文130余篇,被引用超过3000余次,申请专利70余项,已授权32项,转让企业13项。先后主持了基金委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面上,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和863计划,中科院战略先导项目,中科院前沿重点项目,深圳市创新链产业链项目,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等项目。
报告摘要:
第一,碱性微环境调控骨代谢:发现了成骨细胞在碱性环境下增殖明显,提出了碱性微环境促进成骨的学术新观点。明确了碱性微环境是构建成骨的必然选择,与此相关的细胞活力是被生物材料降解释放的离子产生的碱性环境所调控的。营造骨科生物材料局部微碱性pH效应,将对改善和调节骨质疏松性骨折状态下失衡的骨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开发了以硼硅酸盐为载体的多种骨修复材料:以碱性微环境调控为机理,构建了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网络结构,开发了包括生物活性玻璃自固化骨水泥、生物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等新型骨修复材料。
第三,构建了以生物3D打印为核心的材料成型技术:针对大段缺损骨组织,以硼硅酸盐复合高分子实现大尺寸快速成型生物打印。在碱性微环境诱导下,实现干细胞成骨分化,细胞成活率大于95%,具备良好的骨诱导性,通过精准成型技术,实现了骨软骨组织一体化打印。
欢 迎 参 加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