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心不竭,意不倦——重温“应化精神”
■本报记者 张林
北国春城,四季分明。春日里的南湖之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的大院里也是草木葱茏,相映成趣。
风雨飘摇七十年,在这个拔尖的科研大院内,发生过太多的故事。
一座雕像一代学人
走进研究所正门,不远处松柏环绕、花草繁茂的地方,伫立着一尊半身铜像。
他就是当时罕有的“两院院士”:解放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首批中科院学部委员(中科院院士的前身),也是应化所历史上第一次机构大变革、学科大转型之时的所长吴学周。
解放前夕,吴学周不愿跟随国民党政权迁往台湾,为了保护物资,他不惜携带科研资料和仪器躲入山区,直至解放后才出来继续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吴学周与43名科技人员从上海奔赴长春,迎接新合并重组的长春应化所。在这里,他们奠基立业,开创了中国应用化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环视雕像,这是取自吴老50~60岁时的肖像:手持放大镜的他面部慈祥,凝视着研究所的实验主楼。2008年秋雕像落成时,有8位院士到场观礼,应化所原所长、中科院院士王佛松和倪嘉缵为其揭幕。此后,每年清明、国庆期间,这里都成了所里举办文化纪念活动的重要场所。大家诵读诗篇、宣读誓词、重温历史,缅怀一代学人们的率真与奋斗,抒发应化人的情怀与期望。
一尊雕像,代表了一代学人,也凝固了一代人的精神。虽然当时的长春生活条件艰苦,但有一批爱国科学家选择在烽火岁月中扎根于此,吴学周、柳大纲、梁树权、钱人元、钱保功、黄葆同、王佛松、倪嘉缵、汪尔康等院士专家,均在这里留下难以磨灭的足印。
一对伉俪一盏明灯
走访应化所,总能拾取一些在科研人员中口耳相传的故事。
2016年春节期间,所里的老师无意中拍到一张照片。那天大概是大年初二,晚上9点到10点,应化所院内漆黑一片,唯独无机分析楼里的两盏灯还亮着。那是位于三楼和二楼的两间办公室,正是中科院院士汪尔康和夫人董绍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的两间屋子。
大过年的,还在工作!这张照片被发在微信朋友圈里,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2017年1月,在应化所举办的首届冬令营活动上,该所研究生部主任刘靖宇专门向来访的学生举了这个例子。那次,恰好汪院士给学生作报告。老先生听到这个故事,只是解释说:我没那么聪明,所以只能踏踏实实地努力工作。这样的朴实话语让学生们既感动又鼓舞。
采访期间,记者想看看这两间传说中的研究所大院里常年亮灯的办公室,却在三楼办公室里偶遇了汪院士。汪院士手术出院没多久,就又一头扎进办公室忙碌起来。桌上的电脑屏幕闪烁着一张未完成的数据表格。冒失的造访让他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工作,起立、微笑,向每个人颔首致意。
他的办公室并不小,却又显得局促不堪,因为到处都是书籍资料。老先生办公室的“乱”是出了名的。但是你要找什么东西,只要告诉他,他总能很快找给你。
因为手术影响到声带,汪先生还无法顺畅交流。对于记者的问候,他只能频频点头,表达歉意。即使身体欠佳,他仍然和年轻人一样工作。每每最后走出实验楼的人群中,总有他和夫人的身影。
所长特别助理那天海记得,汪院士八十寿诞时,所里为他做了一本画册。画册出来后,他在每本书上都题了词,然后抱着一摞书走出实验楼,打算亲手送给大家。
那天海也收到了题词画册,这让他尤为感动:“我们从老先生身上学到两个字:极致!无论作研究,还是做人。”
有人会问,这样一件小事,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能留下什么呢?那天海觉得,留下的就是一种“精神传承”。
这对相濡以沫、携手白头的夫妻院士的点点滴滴,让年轻人感到的是对生活的希望与温暖,以及对科研的执着与奉献。“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以一批老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群体,成了应化所的“宝贝”,也是应化人精神世界里的一盏明灯。
一簇薪火一群传人
对于一所有着70年历史的研究机构,想要全面捕捉她的精神与气质、思想与文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刚刚卸任的应化所所长安立佳看来,它们既是传承于前辈的严谨学风,又是拒绝一切虚妄的求真思想,更是执着于事业的实干精神。而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就是文化。
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研究的研究员殷敬华,近年来累计为企业新增销售额超160亿元;正在领导跟埃克森美孚化工合作的一个上千万元聚烯烃项目的研究员门永锋,希望和高分子物理学的开拓者德国人恩斯特?奥托?费舍尔一样,“科学贡献能够被写入教科书”;从事稀土发光材料研究的研究员李成宇,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尽快完成中试生产,制定企业标准,实现长余辉可控稀土LED发光材料及器件的产业化目标……
一簇薪火带起一群传人。凡是把芳华留在这里的人们,必然充满眷恋;凡是把才智献给这里的人们,必然与有荣焉。
在应化所,几乎每个实验室都有自己的展室、展品,小到一台古董级的科研设备,大到整个技术产品沿革的展示,科研人员如数家珍,学生们耳濡目染,既能了解历史,又能传承脉络,更能激发对于未来的畅想。
有人说,应化精神是不张扬、稳中有进,做十分说六分;有人说,应化精神就是创新实干,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还有人说,应化精神更是家国情怀,要以科技创新造福于人民……对于它具有的特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而在应化所副所长杨小牛的眼中,新时代的应化精神更应该赋予其革新的魄力和担当的精神。
“研究单位要清楚国家需求,并为之努力;要始终立于浪尖,做创新潮头的引领者。这是未来应化所迫切需要学习的地方。”他说。
心不竭,意不倦。诚然,新时代的应化精神仍将被不断书写、赋予新的内涵。
《中国科学报》 2018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