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中国科学报】长春应化所氢能利用研发中心:应时而变 顺势而为

时间:2018-04-24

  ■本报记者 沈春蕾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围绕中国科学院的特色研究所服务目标,以先进制造业的基础科学问题和产业需求为导向,近期组织布局若干具有鲜明研究方向和明确研发目标的非实体研究中心,致力于打破课题组界限,吸纳跨学科研究人员竞争承担中心任务,形成协同创新的特色研发团队。

  其中,“氢能利用研发中心”由8个不同课题组组成,中心负责人是先进化学电源实验室主任邢巍研究员。日前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心将发挥长春应化所综合所特点和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形成贯穿氢能全链条的制备、储运和燃料电池高效发电的系统研发团队及技术平台。”

  一个非实体中心

  中国科学院体制研究所的科研平台大多以课题组、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实体形式存在与发展,非实体中心是长春应化所在特色所试点建设上的新尝试。

  邢巍回忆道:“2016年年底,长春应化所开始筹划针对氢能的可再生绿色制备、方便存储与高效发电利用的先进材料和尖端技术的瓶颈,聚焦国际前沿,建设一个合作创新、协同攻关的非实体中心,并决定由我们实验室来牵头。”随后邢巍联系了所内相关的课题组,通过充分协商,先从技术梳理入手,理清各组间研究领域方向的交集,聚焦到同一研究领域。“经过探讨,我们最初的7个课题组发现各自团队可以打通氢能研究链条上下游关系,于是一拍即合,纳入氢能利用研发中心。”

  为什么由最初的7个变成现在的8个呢?邢巍研究员的解释是:“最开始有一个课题组不在其中,但通过后来的一些实际项目合作,我们发现中心的多个课题组均与其有实质性合作,所以今年年初该课题组也正式加入中心。”这就是动态非实体形式在合作方面的一个灵活性的实例。如今,距离该中心正式运行已有一年的时间,邢巍表示,中心的非实体性质也给了各课题组相对宽松的氛围,免去了一些事务性的工作,更多围绕科研项目展开合作。

  打破课题组界限

  在氢能利用研发中心,来自不同课题组的科研团队分别承担不同的科研任务,邢巍课题组主要研究燃料电池与水电解系统,王立民课题组主要开展储氢材料/系统研究,张新波课题组主要研究能量转化过程材料与器件,王宏宇课题组主要研究储能与能量转化材料,彭章泉课题组主要研究能量转化过程机理,陈卫课题组主要研发高效催化材料的制备,徐维林课题组主要研究能量转化过程催化材料开发与机理,武志坚课题组主要研究相关化学过程理论计算。

  邢巍说:“虽然这些课题组原来的科研工作并没有直接关联,但通过纳入到高效制氢、氢能储运、燃料电池发电这条主线里,大家紧密协作,有力地强化了科研创新能力。”同时,通过这些课题组更广泛地与其他研究平台开展合作及对外交流,进一步提升了氢能利用研发中心的科研水平。如:张新波课题组与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唐金魁和逄茂林研究员合作,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纳米结构的高能量长寿命锂/钠复合空气电池项目的课题。王立民课题组参与了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课题“高性能稀土复合储氢材料研究”,以及研究所内五个重大产出项目之“新能源宽温镍氢电池材料研制及应用”。2018年,王立民还计划与中石化(兰州石化)储氢材料合作,希望承担高性能储氢材料研究及应用相关项目。彭章泉课题组通过协同合作,结合纳米催化剂制备技术、DEMS(电化学微分质谱仪)、原位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及DFT(离散傅里叶变换)理论计算研究,对甲醇的脱氢效率进行了定量研究。

  邢巍总结道:“氢能利用研发中心不拘于形式,没有固定的管理机制,打破课题组的界限,大家有问题随时沟通,以联合攻关实现科技创新为唯一目标。”

  加速成果产出和人才培养

  中心成立时间不长,但课题组之间紧密合作加速成果产出和人才培养的效果十分明显。如2017年这一年合作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科学论文,合作产生的学术思想在申请国家级项目中获得多方面的支持。

  例如徐维林、武志坚、邢巍三个组分别从单分子水平对催化剂特性认知、理论计算评估催化剂构效及催化剂控制制备和实际电池性能多方面合作,发展出超高性能的Pt-N共掺杂性氧还原催化剂,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邢巍表示:“没有学科融合和课题组间的合作,很难发表这么好的论文。”

  除了合作发表论文,课题组合作还体现在更高层面上。基于联合的基础,形成了学科与研究方向的协同创新,解决了研究过程中交叉领域的学术难题。比如,邢巍、陈卫、徐维林、彭章泉等课题组间多次组织申报各类国家级项目并获得支持,张新波、彭章泉两个课题组共同承担并高质量地执行中科院战略先导项目。

  相关科研人员也在合作中得到历练、成长和认可。其中,张新波研究员于2017年获得基金委杰青项目资助,彭章泉研究员于2017年通过吉林省科技厅遴选,作为候选人申报2018年度的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基于该中心的吉林省低碳电源重点实验室被评为“吉林省优秀重点实验室”。

  今年,氢能利用研发中心将举办“新能源化学前沿研讨会”,各自课题组分别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一起进行学术交流。

  “中心通过召集这类学术交流,实现了资源、技术和信息的共享;课题组也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科研团队贯穿性组织和上下游策应,有助于合力解决国民经济和国防的战略高技术急需。”邢巍说。

  闻鸡起舞,应势而昌。长春应化所顺应国家需求、面向应用的新探索—非实体中心已经开始运行。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这种不拘于形式的灵活的科研模式能产生更多的成果和人才。

  《中国科学报》 (2018-04-23 第6版 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