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领导
所长:刘俊 男,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出生,湖北荆州人。现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所长(2024年12月至今),曾任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5年5月至2022年1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副所长(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6年)。
200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获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2年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13年加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工作至今,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光电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代表性研究成果为硼氮配位键n型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有机高分子红外材料。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被引用9000余次,13次被Nature等学术杂志予以专题评述或重点介绍。获得授权中国专利20余项,申请中国专利10余项。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王晓慧 女,汉族,中共党员,1976年5月出生,吉林长春人。1999年毕业于吉林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吉林工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2年4月参加工作,历任长春光机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发展部助理工程师、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奥普公司投资发展部工程师、投资发展部经理;2005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综合办公室副主任(2009年9月任高级工程师);2015年6月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党委办公室主任(2019年9月任正高级工程师);2020年8月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23年6月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分党组副书记、长春分院系统单位党委副书记;2024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
副所长:逯乐慧 男,汉族,中共党员,1971年8月出生,山东东营人。现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副所长(2019年5月至今),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所长助理(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0年1月至2019年11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10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年,2023年)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017年)负责人。
1997年7月毕业于山东聊城大学,获学士学位;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获硕士学位;2003年7月获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10月作为洪堡学者到德国汉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3月到日本关西学院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4月应聘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独立开展工作以来,主要针对环境和健康科学领域中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探索了基于谱学技术的纳米探针设计、构建及优化规律,阐明了利用纳米材料与技术解决这些关键科学问题中的基本机理,为建立最终解决方案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在Angew.Chem.Int.Ed.、J.Am.Chem.Soc.等SCI期刊上已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101篇,SCI他引16500多次,相关研究工作被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hemistry等作为研究亮点进行了专题报道和评述,并应邀为Chem.Rev.、Chem.Soc.Rev.和Acc.Chem.Res.撰写4篇综述文章。曾获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5年,排名第二)和2项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8年,排名第一;2012年,排名第二)。
副所长:衣卓 男,汉族,中共党员,1978年7月出生,黑龙江肇州人,工程硕士。2001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2001年7月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工作至今。2006年6月在吉林大学商学院获得在职工程硕士学位。历任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党政办主任,人事处处长,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所长助理,2019年5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副所长。
纪委书记:姜守忠 男,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10月出生,山东齐河人,经济学学士。1989年7月毕业于吉林财贸学院(现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系会计学专业,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89年7月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工作,先后在审计处、技术条件处、财务基建处、综合办公室、综合办公室财务室、财务资产处工作,历任综合办公室财务室主任(副处级)、财务资产处副处长(主持工作)、财务资产处处长,期间2021年3月被聘为四级职员,2021年7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纪委书记。
副所长:张新波 男,汉族,中共党员,1978年2月出生,安徽潜山人。现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副所长(2024年12月至今),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9年11月至今)。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4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7年)。
199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原长春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1999年8月至2000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任研究实习员;2005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获博士学位;2005年9月至2009年12月在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日本新能源产业开发机构(NEDO)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12月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工作,主要从事稀土能源材料与(超)高比能高安全电池研究,研制了系列锂氟化碳电池、锂金属固态电池、锂空气电池、稀土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合成氨系统等。已在Nat. Chem.、Nat. Synth.、Nat. Energy、Chem、Joule、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Chem. Soc. Rev.等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20余篇,他引34341次,论文引用H因子为102。多篇论文被Nature和Science等期刊亮点报道;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9项(28项已授权),编写《金属空气电池》(科学出版社出版)和《Metal-Air Batterie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德国Wiley-VCH出版)专著两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等。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9年,排名第一)、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020年)和科学探索奖(2023年)等。